前沿站 松静桩习练问答 (上)
发布日期:2025-03-14 20:34 点击次数:84一、 头颈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1.问:虚灵顶劲(收下颌)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如何自我确定收颌做到位了(例如:脖子贴在衣领上)?
答:虚灵顶劲是感觉如同有根风筝线吊在百会穴处,然后把整个人像一件衣服一样拎起来似的。做不到拎起整个人,至少拎起整个头部和颈部,这样头和脖子就不会压在大椎和肩膀上了,这就有了调正头项的基础。然后百会对准会阴,两耳对准两肩,基本头就正了。
收下颌,就是路上见到熟人,跟人微一点头打招呼似的,即可以了。此时脖子与后衣领似挨似不挨。
2.问:A.是否需要舌抵上颚?具体的做法是怎样的?
B.舌抵上颚,收下颌之后,上下牙齿应该微咬吗(此时颌下的肌肉感觉是绷着的),或者应该是完全放松颌下肌肉(此时下牙床会往前挪,有点儿地包天的感觉)?
答:一开始可不做舌顶上颚的要求,自然放松平放或是微卷不顶上颚即可。站桩有小成时,头部放松到位的话,会有舌头无处安放之感,或是有满口生津,唾液变多的现象。此时就可舌顶上腭。
具体做法是,无声地发出“尔”字之音,这时舌尖触碰到的地方,就是要舌顶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初步舌顶的位置,以后随着功深,舌顶的位置会有变化,会越来越深入。
舌顶不需要用力,自然抵住即可。上下牙轻轻闭合,或是微露一丝小缝都可以。关键是不要用力咬合。两腮自然放松,微鼓。嘴部放松,嘴唇轻闭。
面部略带一点微笑的意思。关键是颧骨部分要松开。
3.问: 站桩时,应该是闭眼还是要睁眼?
答: 想闭眼就闭,想睁就睁。根据自身感觉走。一般精神有亏,元气不足,休息不足、疲倦时都想闭眼,睁也勉强,此时就闭眼即可。待精神足满后,自然就会觉得睁眼会更舒服。
需注意的是,老年人站桩最好不要闭眼,否则易致摔倒。如果觉得精神不足,可以改为坐桩或是卧桩。
站桩时如睁眼,则眼睛宜远视,不要看近处。可以从斜上方看出去,看远处。不要盯着一个具体的目标看,目光发散开来,泛视。有我眼睛是镜子,而景物是自动映照进我眼睛,而非我主动看见事物的感觉。
如闭眼,则是从远处开始,越看越近,逐步收敛目光进体内,这样闭上眼睛。有条件和能力的,可以内视。没有,不内视也可。
无论睁眼闭眼,都要注意神意内敛,不可发散于外。
二、手臂
4.问: 站桩时,感觉越站越撑不住两臂了,刚站几分钟,三角肌就松了,然后双手就垂落到大腿外侧上了。有什么办法吗?
答:此是站桩初期的正常现象,开始初步体认到松沉。随它去即可。而我只管松静二字。待再练一段时期,肩背一开,筋劲升起,自然就会恢复到正确桩型。
5.问: 站桩时,上臂和肩头酸麻,手指有微弱热麻感,是否正常?
答:此是正常现象。所有热麻酸胀等现象,都是站桩时气血行开时会有的正常现象。不必担心,随之即可。
唯独有痛感时要注意,出现痛感则是有不正确的地方,应当停练。其余无碍。
6.问: 站桩时,是否可以旋肘再大一点?
答:以肘尖指向身体左右两侧为度,不必再大,没有必要。
只要胸背能充分自然打开,就是足够的了。
7.问: 站桩时,手臂不能自然浮起是因为什么呢?
答: 此有三个原因:
A.肩背、颈项至头部这上三角区未能放松,这是最易被忽略的区域。
B.胸背(两肩胛骨这一片区域)未能左右松开、放开。两肩胛骨未能贴背,未能如两扇推拉门一样左右分开。
C.胸腰(两肩胛骨到两肾这一片区域)未能松开,故而未能联通,手臂未能接到肾上。
总归就是松功不够,身体未能充分、深入地放松。
但说到底,手臂能否自然浮起是检验身体放松程度、放松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罢了,但它不是唯一的标准,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我们要的是松静二字,而不是手臂自动浮起。松静功夫到了,它自然就能浮起,功到自然成,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它,而失了本心。
8.问: 两手浮起表明肩膀松动吗?浮起后保持浮起状态吗?浮起时手臂的沉重感和拉肩的力量都小了,这正常吗?
答:首先,两手浮起,说明身体确实有松了,不仅仅是肩膀松了,是身体整体松了,而且确实松对了。这是大前提。
其次,在出现两手浮起的现象的初期,两手手臂的浮动,浮起来落下去都随它,自己不要去控制。 这个浮起落下,会有个反复的过程,还不稳定。
再次,浮起时手臂沉重感等感觉都变小了,也正常也不正常。说正常,是因为这是初期放松功夫还不稳固的现象,一旦手臂浮起,自然就难以放松了,所以会有这个感觉。说不正常,就是说你的放松功夫还不够稳固,被手臂浮起影响了,应该手臂浮起后,依然还是有正常的松沉感。
最后,当这个阶段过去,手臂浮起能够很自然了,就要保持这个浮起状态,就自然而然进入了浑圆桩功夫阶段了。这就是松静自然变浑圆的自然桩态转换。
9.问: 手放松后会不会真的脱臼?因为我的右手真的脱过,这几天有感觉我的手要真的脱臼一样,只有一点相联,吓着我了,真怕真的脱了就完了,搞不好成习惯性脱臼。
答:集中意识松肩,不要刻意松手。虽然一般人都是从手上开始放松的,但是你有特殊情况,右手就别太放松了。等腕部的筋强起来,自然不会有这种问题了。
10.问: 左手腕到到拇指食指有时练功和练完会麻,有时练完麻,有是练功麻,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
答:这个有个衡量标准,我们叫:“酸加麻减痛不练”。可以根据这个标准调整自己有某种体感时的练功强度。
酸:多为气血不足。一般情况下表明身体经络畅通,但是气血不足,导致浑身发酸。
麻:多为气血不通。一般是经络中,气能通过,可以正常运行,但是血液流动不畅,导致出现麻。
痛:不通则痛。一般情况的痛,指的是身体经络有淤,影响体内气血运行,引起气血阻滞不通产生痛。也就是气、血都流动不畅。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就可以理解了:
站群论坛
站桩时出现酸,说明气血不足,而桩功是养练气血的,故而可以“加”,继续练习,以养足气血;
出现麻,说明经络通畅,气流转通畅,但血流不畅,说明桩功强度大了,或是姿势哪里不太对了,导致了血流不顺,故而要调整放松一下,所以要“减”;
出现痛,是气血都不通畅,经络不通,有淤堵,那就是桩功哪里有点问题了,当然得停下来解决问题,所以是“不练”。
故而,是“酸加、麻减,痛不练”。
此外还有几种站桩时会出现的体感,也可参考下中医的解读,以做自己练功时调整的判断标准:
(1)胀:出现胀的情况,有一种情况是说明体内的气非常足,已经运行到了脏腑之外,从而有气胀之感;但多数情况与气滞有关,气滞留在局部可能导致胀的情况出现。
(2)木:跟麻类似,也是气血不通。其实就是麻得厉害了,进一步出现了木。这时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气和血都流动不畅,所以会出现木的现象,但还没到痛的程度。
(3)痒:人体出现了痒的情况时,说明体内的气与血逐渐充盈,气血在运转流动。例如,当伤口愈合时会出现痒的症状,也就是气血正在运行。
参考以上的解读,就能对自己练桩功时出现的一些有意义的体感,进行有根据、有标准的判断,就能比较好的把握自己的练功情况了。故而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