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站点 段富津治验四则浅析
发布日期:2024-10-31 17:57 点击次数:126国医大师段富津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内科常见病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介绍段富津临床治疗疾病的医案四则,以飨读者。
医案一
孙某某,女,56岁,1997年6月10日初诊。症状:口腔糜烂多年,口黏,舌胖嫩苔白腻,脉弦。
方药:黄芪30g,竹叶15g,木通10g,生地25g,甘草30g,防风25g,藿香10g,丹皮15g,川连5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6月17日复诊时来告服上方4剂而愈。
按 该患者口糜多年,段富津只写口糜而不言其状,可见不是红肿热痛。舌胖苔腻为有湿,口黏为有热,苔白为热不甚,舌嫩为气虚,脉弦为气机不利,有伏火。该患者心脾积热日久,方用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也有甘草泻心汤之意。甘草30g为君,取甘草泻心汤意,甘草泻心汤为经两次误下后中气虚弱,而胃部痞满干呕、肠鸣、便溏等气机逆乱寒热错杂之证仍在,仍需用辛开苦降之法,故甘草用至四两,补脾胃之虚又可防芩连苦寒伤中,该患者口糜多年,舌嫩,甘草为君清热解毒兼补中气;竹叶与木通合用清心火利小便,令邪有出路;生地滋阴凉血清热;丹皮凉血活血,性寒而不凝滞,且口腔黏膜属表,丹皮为皮,以皮走表。舌嫩故可用黄芪,口黏为热,加黄连5g和胃反佐黄芪,以防生热。口腔为孔窍,通于外界属表,黄芪与防风合用取补托之意,透脓生肌,且泻黄散中防风量为最大,本方防风25g,取其风生升之意,升散伏火;藿香10g芳香醒脾化湿。
医案二
尤某某,女,48岁,1997年7月22日初诊,于6月19日发现血尿,经住院抗炎治疗无效,舌淡,脉弦细无力。检查示:右肾重度积水,右输尿管全程扩张。
方药:黄芪25g,小蓟25g,藕节15g,滑石25g,生地25g,当归15g,竹叶15g,白茅根30g,茯苓30g,金钱草25g,三七粉10g(冲),甘草20g,川牛膝2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7月29日复诊时血尿已无,尿检正常,上方去藕节、小蓟、竹叶,加泽泻15g,猪苓15g,白芍15g,白花蛇舌草25g。再服6剂而愈。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按 该患者尿血抗炎无效,结合检查结果可认为积水是由结石所致,舌淡,脉细无力表示气血两虚,气虚气滞,血虚血瘀,气机不利,脉道不畅,又有结石阻滞,故脉有弦细之象,实为本虚标实,段富津标本兼顾,先止血后利尿,方用小蓟饮子加减。小蓟甘、苦、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藕节甘、涩、平,功能收敛止血,藕节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既可以收敛止血,又可散瘀血,共为君药。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配合小蓟、藕节止血;气虚则气化无力,结石不出,积水不下,故加黄芪、甘草补气利水;生地、当归清热滋阴、养血活血,又可防利水伤阴,共为臣药。去苦寒渗利之栀子、木通,防其更伤气血;保留甘寒之滑石、竹叶,清热利水通淋并给邪气以出路;茯苓健脾利水,金钱草利水排石,三七粉益气活血,辅助黄芪、川牛膝活血化瘀、利水通淋,兼有补益作用,共为佐药。复诊时已无血尿,故去止血之藕节、小蓟,将清热泻火之竹叶换为清热解毒兼能活血利尿且清轻柔和的白花蛇舌草,其余药中补益药、利水药居多,又加泽泻、猪苓利水,白芍敛阴和营,以益气活血、利水排石为主,再服6剂而愈。
医案三
站群论坛金某某,男,41岁,1997年11月18日初诊。症状:疲劳乏力,嗜睡,头痛如裹,舌淡苔白,脉缓濡。
方药:人参15g,黄芪30g,羌活15g,独活15g,防风15g,藿香15g,半夏15g,陈皮15g,茯苓25g,石菖蒲15g,砂仁15g,炙甘草15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11月25日二诊:头痛大减,上方加白蔻10g,6剂,煎服法同上。
12月2日三诊:头痛不显,嗜睡减,上方加佩兰15g,6剂而愈。
按 该患者舌淡苔白,脉缓濡可见其脾胃气虚,脾为湿困,故乏力,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嗜睡、头痛如裹,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方中黄芪为君药,取其益气升阳、固表之功。人参、炙甘草、半夏为臣,人参补中益气,炙甘草和中益气,二者与黄芪为伍,《医宗金鉴》称其为保元汤,大有补益元气之功,具有“芪外参内草中央”之妙用,半夏和胃降逆,与参、芪配伍,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脾阳,和胃气,使清升浊降,脾胃安和,气机调畅。佐以防风、羌活、独活祛风除湿,且可助参、芪升发脾胃清阳;陈皮理气,既助半夏和胃,又使气行则湿化;因舌淡苔白以湿为主,未化热,且在冬日,恐伤脾阳,故去苦寒之川连、偏寒之泽泻,加大茯苓的量,健脾渗湿利水,无情志症状,故去疏肝柔肝之柴胡、芍药;加藿香、石菖蒲、砂仁芳香醒脾,行气化湿和胃。11月25日头痛大减,加辛温之白豆蔻温中健脾、行气化湿,配合砂仁、藿香等药调气机,和脾胃。12月2日三诊头痛不显,嗜睡减,加辛平之佩兰,《本草便读》言:“佩兰功似泽兰,而辛香之气过之,其性发散而能化湿。”既可助参芪升清阳,又可化中焦湿浊兼能利湿,服6剂而愈。
医案四
庞某,女,27岁,1997年12月2日初诊。症状:近日因洗浴而周身瘙痒,搔之色红,近日失眠,神情欠佳,舌暗淡,脉虚数。
方药:生地2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苦参15g,荆芥15g,防风15g,茯神20g,柏子仁20g,牛蒡子15g,郁金15g,胆星15g,蜜远志10g,生牡蛎30g,甘草2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12月9日二诊:瘙痒轻,上方去牛蒡子、胆星、防风,加黄芪25g。7剂,煎服法同上。
12月17日三诊:诸症明显好转,上方加石菖蒲10g。又服7剂而愈。
按 该患者是由于阴血不足,阴虚内热故脉虚数,血虚津少肌肤失养,又因洗浴后体表气血益虚而致血虚风燥,故周身瘙痒,血不养心可出现失眠,肝血不足,影响肝主疏泄之功,心肝血虚,心主神肝主魂功能失司,故神情欠佳。方中重用生地为君,滋阴养血清热;当归补血行血,以充血虚,而濡养肌肤;赤芍以增凉血活血之效;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以运血行。此四味为四物汤,养血活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同时又针对阴血不足的病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用苦参清心火止痒;牛蒡子味辛性寒,清热解毒,防风邪化热,又可疏风止痒;防风善于祛除风邪,其味辛甘性温,润泽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而不伤津液;荆芥味辛性温,有发表散风透疹的功效,并能疏散血中之风,皆为臣药。胆星苦辛而凉,清热定惊安魂;郁金味辛性寒,清心热,散肝郁,清心凉血开窍,以防内热扰心;蜜远志、柏子仁、茯神养心安神;生牡蛎益阴潜阳,收敛神魂;生甘草清热解毒,调药和中,共为佐药。(冯宇昕 林晓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